我把工作和音樂分得很開
Q:你好像一直都很平靜?
李:做歌手,再受歡迎,也終究會有一天被淡忘的,這個是可以預見的,所以我從來不為此擔心。別人喜歡你,不喜歡你,你都是處於被動的。有個記者問我:"如果有一天,玉米不喜歡你了,你怎麼辦?"我說:"我能怎麼辦?你不能去要求別人,你只能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。"
過去我是不害怕失去任何東西的,不過512大地震後,我覺得沒有什麼比失去家人更痛苦,我比過去更看重家人和親情,這是我不能失去的。
Q:你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態嗎?
李:還好!2005年事我最辛苦的一年,整個人非常疲憊。我本來只是想好好唱歌,好好做音樂的,結果冒出來那麼多其他的事情。從2006年起,我慢慢找到了一個辦法,就是把工作和音樂分開來。上一些通告,拍一些宣傳照,以及接受採訪宣傳什麼的,這些我當成是我的工作。像錄音,然後參與一些演唱會和專輯前期的籌備,還有在臺上表演,我不會覺得是我的工作。因為這樣分開後,我輕鬆很多,看得很開。
Q:21歲出名,生活變化那麼大,你如何把持自己,定力何來?
李:定力來自於我出身很平凡的家庭,我沒有覺得什麼是不一樣的。我其實是一個常常會有選擇恐懼的人,比如去快餐廳點東西吃,選A或者選B,我都要猶豫很久。
但是在原則性問題上面,我是可以迅速做出一個判斷的:做還是不做,好還是不好,我想要,還是我不想要。很多時候都是我的第一感覺。
Q:你跟公司一直在"藝人"和"歌手"這兩個身份中謀求某種平衡,出現矛盾的時候,你會強悍地維護自己嗎?
李:我會!我想要去做一個歌手,但是我要去從事一些藝人的工作,這是我對自己的定位。我有自己的底線,沒有觸及這些底線的時候,都可以談,但是如果原則性的方向是錯誤的話,我覺得那就沒有必要了。雖然我平時話很少,但是到了關鍵問題的時候,我是會講出來的。
我跟天娛,跟我的唱片公司,我都自己站出來過。比如唱片公司有陣子總拿我的造型變化作為宣傳噱頭,我覺得不好,一個歌手她的形象其實應該是相對固定的,我不希望公司把我定位為一個秀,整天都想著換個形象去吸引眼球。我就去找他們,把他們約到一塊,跟他們談。
何潔的事情讓我覺得很歉疚
Q:何潔提出跟天娛解約之前,你們有過溝通嗎?
李:沒有。完全沒有聊過。我都不知道她有這樣的決定,她的想法我什麼都不知道。
Q:怎麼會這樣,你們曾經無話不談的?
李:其實雖然在一個公司,我們各忙各的,平時連見面都不太多。好容易見一次面,就聊一些比較開心的事,從來沒有那麼正式地聊過各自對於工作的看法,她跟公司提出解約,我是上網才曉得的。
Q:這個事對你有觸動嗎?
李:有。我的感受好複雜(沉吟)我覺得我的感受我都說不出來,第一感受,為什麼我是通過媒體才知道呢?心裡面很不舒服。我不能說什麼,什麼也做不了,這個朋友,其實心裡還挺歉疚的。
Q:為什麼會有歉疚?
李:一起從比賽中出來,在同一家公司,都在北京發展,因為我的工作太多,我可能沒有太去關心這個朋友。她身邊有哪些人、哪些朋友,我一個也不知道。忽然間發現自己對她完全不瞭解。她現在發生這麼大的事情,也不能幫她做點什麼。
Q:你會幫她從中協調嗎?
李:我覺得很難做這個工作。公司有公司的立場。她為什麼要這麼堅持?是不是也有她的理由?我沒有辦法去協調,我實在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。
Q:你在公司這麼多年,一定也有遇到過問題和矛盾,你內心有過波動嗎?
李:肯定有。不過我從2006年學會對公司勇敢說"不",慢慢建立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。
Q:在音樂上面,你對自己這幾年的進步滿意嗎?
李:談不上滿不滿意。音樂也是靠積累的,它表達的是情感,需要時間積澱。我是那匯總比較慢的人,反正一直在往前走就是了。我現在慢慢傾向一些比較有情感的慢歌,但我又不太喜歡那種宣洩很厲害的,我還是比較喜歡淡淡的感覺。
我男朋友是我家的貓
Q:願意聊聊感情的事嗎?現在有男朋友嗎?
李:沒問題,可以聊。我男朋友是我家的貓(笑)。
Q:一直沒機會遇到心儀的人?
李:很難,現在交個朋友都很難,不要說心儀的人了。有陣子我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緋聞,我特別想保護自己,然後小心翼翼,跟人叫我都很有障礙。因為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。現在稍微好一點,不過遇到自己喜歡的人還是不容易的。
Q:想找個什麼樣的人?必須懂音樂嗎?
李:不能不懂吧,不然交流起來多痛苦啊。可以不是這行的,但是要有藝術的敏感度,那種毫無音樂細胞的,我接受不了。
Q:你媽著急嗎?
李:有點。我每次回去,她都想跟我聊聊這事兒。我不怎麼跟她聊。這次被抓到聊了一下,感覺到她是有點著急。
Q:你跟大學同學還有聯絡嗎?她們都在做什麼?
李:很多人都改行了。當老師啊,做媒體啊,還有的在事業單位。我自己確實挺幸運的,能唱歌,還能辦演唱會。他們有時候會給我發資訊,比如看到湖南衛視在播我的MV,會發一個消息,說為我驕傲什麼的。這對我也是很大的鼓勵。
Q:大家在一起還能像從前一樣自在輕鬆嗎?
李:跟從前一樣,互相調侃,"你個死女人啊"什麼的。我們在一起他們不會覺得你是歌手誰誰誰,跟過去一樣一起瘋,沒有改變。
Q:吃飯都是你買單了?
李: (笑)對,我買單。
Q:你還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。你回湖南"報效母台"的頻率好像是最高的。
李:報效一下唄,能報效就報效一下,我覺得挺好,也應該。每次回湖南台我都覺得不錯。上到台長、主持人下到司機,因為都很熟悉,見面都會覺得親切。
Q: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?
李:還算比較滿意吧。可以唱歌、可以做音樂方面的事情。遇到問題也會頭大,但是我會比較積極的去想,去解決它。
Q:對自己今天所取得的成就,有什麼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?
李:當年,我的老師對我說的話,我一直記得。他說如果你打算做北漂,就要做好奮鬥十年的準備。雖然我通過比賽出來了,但我內心裡打算過的寫歌、學樂器,現在我都在做。我沒有迷失過。只不過條件更好一些,更利於完成自己的計畫。
Q:對你父母和他們的成長年代,你怎麼看,你理解他們嗎?
李:我12歲就住校,週末回家,我都表現得很乖,很聽他們的話,不會發表我的意見。我爸媽覺得我是一個沒什麼主見的人,其實我在學校裡挺有主張跟個性的。一直以來,我都覺得自己可以理解父母,惟一一次叛逆是在高二分文理科的時候,因為我之前一直都文科比較好,全家都沒有討論,他們覺得不需要討論,我肯定選文科。我不曉得為什麼,自己選了理科。
Q:你對這個時代有什麼不吐不快的話?
李:時候黑白分明,是和不是、好和不好。你總能有個明確的判斷。但是現在我常常游離在灰色地帶。我常常想,自己和社會是不是都沒有辦法保持那份純真。
Q: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面,你對所從事的領域的前景怎麼看?
李:我覺得或多或少會受一些影響。有時候聽別人聊天好像藝人演出受了些影響。不過我自己感覺還好。
Q:你覺得你的同齡人最大的問題是什麼?
李:挺矛盾的,我們這個年紀很多都是獨生子女,從小被呵護,性格很鮮明,有很強的個人風格。但是同時也會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,做事有時缺乏韌性。
Q: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時有領袖氣質的?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欽佩的人是誰?如果讓你來推舉青年領袖,你選誰?
李:有較強的個人魅力。快別人半步的能力,快半步就可以。比我優秀的人我都會看到他值不值得我借鑒或者學習。所以你讓我說欽佩哪一個人我就會覺得很難。如果讓我來推舉青年領袖,我選朗朗。
Q:責任、權利和個人自由,你更看重哪一個?
李:從心裡面來講的話,一定會選自由。但是活在這個社會當中,我會覺得可能每個人都需要擔負一定的責任。
Q: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、一部電影?
李:你們把採訪提綱發給我,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懵了。說實話書看完就不記得書名了,只會記得裡面一兩句對我有觸動的話。我不能選一本很牛的書告訴你,那不是真實的我。電影我最喜歡的還是<海上鋼琴師>。
Q:你覺得什麼是最重要的?
李:家人是最重要的,健康也很重要。
Q:你幸福嗎?你有不安嗎?你最大的擔憂是什麼?
李:挺幸福的。快樂和幸福這個東西是你自己去要求的。你要求得越多快樂會越少,幸福會越少。不安和擔憂我都沒有。我覺得一切都是可以調整的。
李宇春,1984出生於成都,湖南衛視"超級女聲"2005年度總冠軍。出道4年,功推出<皇后與夢想><我的><少年中國>等專輯,並打造出why me 個人品牌演唱會。熱心公益事業,出任"中國紅十字基金會"推廣大使。"512"大地震後,攜玉米愛心基金向紅十字捐款120多萬元,參與一系列抗震歌曲錄製以及募捐義演活動。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之一,李宇春被官方選中,成為中國奧運宣傳冊惟一的一人代表。
這位由大眾選出來的超人氣明星,4年來沒有辜負歌迷的期望。她的身影持續的活躍在各大城市的舞臺上,也出現在512抗震救災的前沿;她沉浸在演唱世界裡,抗拒商業的裹挾,親臨WHY ME演唱會的人都能體會到她所能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多麼的驚人。
文/《南方人物週刊》090525 No.162
---
《南方人物週刊》是大陸極具權威影響力的財經專刊。
前期的封面人物是蔣經國故總統。
本期封面故事為《2009 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》
選出了大陸14個各領域的青年菁英代表,李宇春名列其中,更榮膺封面人物。